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有着空间的距离的。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·科尔就曾把人际间交往距离划分为四个区域:一是亲密区。在这个区域里,人际间的距离可以十分亲密,包括身体部位的亲昵接触及动情的爱抚。爱人、父母、子女、挚友等十分亲密的人之间才适合这类区域。二是个人区。指在宴会等场合,既要有亲切友好的气氛,又要有适度的礼节距离。三是社会区。指陌生人之间那种既不熟悉、又无往来,只是来去匆匆,或顶多礼节性地问候一下。四是公共区。指在演讲、开会等公共场合,这种空间距离就更宽泛了。
对这种人际交往的空间区域的掌握,往往是要因人、因时、因地制宜。有的人恰是掌握不好这种区域感,特别是随随便便在交往中使用亲密区的行为,结果令人难以接受或心中生厌。比如,有的小伙儿见谁说话都习惯性地拍人家肩膀,好像很“哥儿们”似的,其实人家未必领情,轻者怨你不庄重,重者怪你没教养。还有的小青年爱跟姑娘们逗着玩,有的没遮没拦、动手动脚,女孩子恼了,骂他不要脸,他却腆着脸说打是疼骂是爱,还说什么“我跳舞时搂着你怎么不发火,这会儿抱抱你就翻脸?”再有,常见有的情侣在公共场合做出十分亲昵的举动,就这他们两人之间无可非议,但他们恰恰是同时又处在社会公共区,这种过分亲昵的举止,无疑对社会公共区的交往氛围产生一种异化,让周围的交往距离产生某种不适感,同样也不利于社会交往环境的优化。正如前面那毛手毛脚的小伙所讲的,如果他在舞会上搂着姑娘跳舞,那是因为在特定的场合特定的条件下,人们均能认可的交往方式。如果离开这场地点和场合,再去同姑娘搂搂抱抱,倘若不是情侣,你就是随便闯入了人家的亲密区,当然要遭反目了。
把握好人际交往的区域距离,使交往有礼有度、亲而不狎,既有助于提高人们的举止修养,又有利于创造一个健康文明的社交环境,这是在解决了温饱之后,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。